本網記者(劉志謀報道)飛球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監的江波為公司“找米下鍋”抓訂單,夜以繼日放棄無數個節假休息日,工作始終處于“5+2”、“白+黑”的忘我模式。他馬不停蹄深入市場最前沿,剖析研究中國競爭激烈的閥門市場,全力出擊奔波在區域市場。他奮力拼搏,開拓鞏固市場,以出色的銷售業績,為飛球公司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飛球公司黨委開展的“兩學一做、創先爭優”活動中,營銷中心副總監江波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良好風范,在今年7月1日,他再次光榮的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受到公司黨委表彰獎勵。
1992年8月,江波從公司技工學校畢業進入飛球公司,在三車間當車工。他立志當工人就要當成績出色的好工人,先后自學了《機械基礎》、《公差與配合》、《機械制圖》、《金屬切削加工手冊》等技術書籍和培訓教材,堅持在操作中遇到什么困難就主動學習什么,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傅請教,他帶著問題去學,熟悉、掌握了車床的基本性能和生產制造各類零部件產品,由于好學上進,刻苦鉆研技術,從一個金加工的“學徒工” 成長為了“高級技術車工”。
江波愛崗敬業,敢于擔當,堅決貫徹執行公司的決策,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踏踏實實做事、奮發向上。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認真落實崗位責任,恪盡職守,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腳踏實地履行著“飛球人”的職責。他曾先后擔任車間車工班組長、團干部、基層工會主席等職務,并多次榮獲“先進生產工作者”、“優秀黨員”“優秀團員、團干部”等榮譽稱號。
2007年4月,公司在內部招聘營銷業務員。為了提升自我價值,為公司的生存和發展略盡綿薄之力,江波主動報名參加應聘,成為了一名開拓市場、沖鋒陷陣的營銷業務員。令人記憶猶新的是:在營銷工作方面,江波深知自己是“門外漢”,面對新知識,他采取惡補的方法,勤奮學習營銷知識,在準備出發前,他做到了五“個熟悉”:1、熟悉公司目前在同行業中的地位。2、熟悉公司產品,特別是熟悉公司優勢產品等方面的知識。3、熟悉加工工藝;有助于在與客商交流時不說外行話,若客戶是內行則會從內心里認同,并且感覺到和與飛球公司合作后產品質量有保證。4、熟悉公司營銷文化及營銷政策;便于和客戶談判時把握自己的讓步底線,同時讓客戶感覺到公司的營銷規范化及營銷政策的連續性。5、熟悉待開發的新市場,了解可以利用的一切的客戶資源。
打開一方市場,十分不易。闖市場這條路,江波走得異常艱難。令人難忘的是江波孤身一人第一次闖市場時,他向客戶遞名片、送宣傳飛球牌閥門的樣本資料、介紹產品…“經理,您好!我是四川……”話音未落,第一家客戶采購經理就直接打斷了江波的話,“我們什么都不需要?!苯▍s并未放棄,依舊耐心地介紹飛球牌閥門,某經理卻連推帶趕地將他拒之門外。一連跑了幾家,結果如出一轍。面對委屈,江波從頭再來,挨家挨戶地介紹產品,吃到的卻是一個又一個閉門羹,一無所獲;江波屢敗屢戰、決不氣餒地繼續前行。
作為有血性的男子漢,江波沒有退縮,也沒有被困難嚇倒,江波深刻認識到市場營銷工作作為公司的生命工程,深感責任重大,在日常工作中從不懈怠,主動加強市場營銷知識學習,積極參與公司系列重大營銷活動,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奮戰在市場營銷的第一線。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不懈地努力,終于打開了市場,業務蒸蒸日上,逐年提升市場的銷售業績。當記者問到江波是什么動力驅使他對工作如此努力及取得現在的成就時,江波平靜回答:真誠待人,天道酬勤,“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有在公司作為強大的后盾,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有所作為。江波正是憑著這一信念,用知識與真誠去感動客戶。
從事營銷工作十年來,江波積極協助公司參與中石油長嶺-松原、蘭-鄭-長等長輸管線、中石油授權集中采購項目、中石油框架采購項目、陜京四線、中靖線、中俄原油管道等多個項目招投標的各項工作 。江波積極參與中石化榆濟線、川氣東送、武漢支線、中原儲氣庫、文96儲氣庫、濟青線、山東LNG、廣西LNG、天津LNG、涪陵-王場頁巖氣、文23儲氣庫等多個項目的技術交流、協調制作投標文件、簽訂技術協議、簽訂合同、供貨協調、售后服務等各項營銷業務工作;正在按公司領導指示積極跟蹤、協調中石化新-粵-浙、鄂-安-滄等多個項目。
按公司要求,江波協助公司各區域公司、臨時代理與設計院、用戶進行技術交流、制作投標文件、簽訂合同等各項銷售業務工作(例如山西天然氣有限公司、山西普華、山西臨縣國新等公司的多個項目),經辦與天津霍鉑福爾、天津港實華原油碼頭、中國交通建設等多個公司的銷售業務。為了拓展和培育高端客戶群,江波還陪同公司副總經理姚兵多次走訪客戶,與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江波從事閥門區域市場策劃及產品推銷工作至今,他始終立足市場,愛崗敬業、以優異的營銷成績,不斷提升自我價值,為飛球公司的美好明天繼續努力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