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嘉種業生產部鄧洪濤
我在禾嘉種業干了十多年了,見證了禾嘉種業發展的起起落落,到今天它任是一顆幼苗,很弱小,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
任何一個企業它都離不開周圍的環境因子,我國社會體制的特殊性以及法制的不建全,導致了種子行業發展的困局。禾嘉種業也沒能獨善其身。
(一)中國種業大環境令人憂慮
1、種子企業過多過爛。中國從事種業企業前幾年有七千多家,現在應該也少不了多少,各種所有制并存。每家企業都要在市場中來分一杯羮,中國人都又比較聰明,有靠創品牌的,有靠運籌市場的,有爭取國家政策的,有專靠打擦邊球的,有的是各種手段混用的,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2、國家政策不公平,導致不公平競爭,市場機制的職能根本得不到充分發揮。國家重視一部分企業,這些企業往往國家資本參股或公有資本參與的企業,也有的是純私營企業神通廣大,跟政府或種子管理部門有特殊關系,能得到國家很多資金支持或項目支持,更多的企業生存艱難。
3、前幾年種業重組較多,很多新進種業決策層的高層管理人員對種子行業了解不深,依仗自己財大氣粗,導致了一些無計劃生產,給整個行業帶來生產過剩。
4、近幾年中國農業結構調整加大,大量種植糧食的田地都改成了果園、花園、魚塘,甚至農家樂等經濟和觀賞性用途,這直接導致了糧食種植面積大大減少,這也就導致了中國整個社會用種量不斷萎縮,這也是我們全國種子市場幾年來難以回暖的重要因素。
(二)禾嘉種業發展面臨困難很大
1、禾嘉種業投入嚴重不足。按照現在種業發展來說應有人員隊伍、有完備的基礎設施,但我感覺我們都缺。
(1)公司按職能分工沒有專門搞辦公室的人員,也沒有一個綜合科室,所以很多事務就顯得有點亂,一些事不能得到及時的辦理,有些事似乎都有責任,又好像都沒有直接責任。
(2)公司已有幾個月沒有專職的質檢人員了,這也不是小事,這也使我們很多事相當被動,一件小事大家都在做,大家都在管,就是沒有一個直接負責的人。什么時侯出了問題誰都無法承擔責任。受損失的只能是企業本身。
(3)禾嘉種業沒有像樣的倉庫。作為一個搞種子的企業,可以說禾嘉種業倉庫是最差勁。不僅倉庫面積不足、質量差,而且功能又不配套。這給倉庫管理人員的工作帶來巨大的難題,也給種子數量和質量問題埋下隱患。現有倉庫喊任何一個人去管都管不好,因為它不具備管好的條件。10多年前一般種子公司都建有自己的倉庫,而都歸劃的有種子堆放區、種子加工區、親本種子小庫、冷藏低溫庫、包裝用具庫、機具堆放庫、曬場,消防池等。我們差的太多了。
(4)禾嘉種業沒有成套的烘干設備。現在很多公司都有烘干設備,而且有些公司直接在生產基地都建有烘干房,這對于搞基地土地流轉,實現規模化種植創造了一定的基礎條件。
(5)禾嘉種業辦公和倉庫分散兩地,這直接提高了辦公成本和管理成本,由于倉庫分散兩地,幾年來多耗費了大量的交通轉運費,人員往來差旅成本費。
2、公司沒有一個突出的品種,營銷人員在經銷商面前底氣不足,賣種靠打擦邊球,在現在管理部門加強市場檢查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狀況,有時賣點種都是提心吊膽的。
3、禾嘉種業決策層人員參與一線工作時間少,這多少會影響到決策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也不利用上下級溝通,不利于提高團隊意識和增強團隊凝聚力。
(三)思考與建議
1、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在基本職能科室還是要完備,每件事情有人具體負責、有人干,主動作為,能干好。
2、加大倉儲投入,創造良好的倉儲條件。倉庫是困繞公司的很大問題,它不僅涉及到種子的存放地點,而且關系到公司的資質、加工場所、越夏保質、親本存放管理、種子翻曬場所、國貿商檢地點、品種和數量的規范整齊堆碼,確保品種質量和數量的安全。
3、要把搞好自己的育種與其它科研單位合作開發品種結合起來。自己的科研要量力而行,與其它科研單位合作也要注意找到真的好品種。我認為一個真的好品種不僅要一代種表現好,也要容易制種才行,起碼要在一代種和制種中得到檢驗才行。一個品種可以沒有突出的優點,但它一定不能有突出的缺點。
4、降低成本永遠是我們工作目標之一,但絕對不應因為節約了一點錢,給公司造成潛在的損失。現在我覺得我們的工作都非常難,一方面我們要做好我們的本職崗位的技術性工作和日常工作,而且還要用不少的精力去做人的工作,而且我們有很多時侯都要編一些假的數據,都是經不起細查,我們不得不對一些政府管理部門敬重有佳。如果每件事都是就事論事我們工作起來就不會有那么重的思想負擔了。我認為我已經在創造性工作了。
5、我建議公司領導要經常多到一線走走看看,如果有時間的化,能跟一線人員同吃同做同勞動更好。多傾聽一線人的意見,要多了解下層員工的思想和辦事的不易,有利增進公司領導和員工的相互理解,提高公司的和諧分氛圍。
6、建義每年的生產計劃最遲在3月初要拿出來,避免生產上在向下面落實面積上非常被動,因時間因素面積來不及合理布局而存在個別地點隔離不嚴的問題。
7、創新要因地制宜,也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像我們制種生產,品種需要公司新育成、或買一個新品種、或與別人的合作開發的新品種;我們要生產啥品種、生產多少數量,必須聽從公司計劃安排;我們只能在諸如提高品種的產量與質量上下功夫。作一些新的探索永遠是對的,堅決反對不尊重客觀實際的盲目改變,給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損失。